4年一度的世界杯风靡世界,也造就了很多耀眼的足球巨星。来自苏格兰的梅尔·杨(Mel Young)认为,足球除了娱乐以外,应该有更高层次的意义。他忽发奇想,决定用足球来改变社会,创办了属于露宿者的世界杯(Homeless World Cup)。
为露宿者寻找出路
梅尔早年的记者生涯让他接触到很多活在贫穷边缘的人。他们即使向社会求助,也很难真正改善贫穷的状况。他在70年代开始从事社区出版工作,至1993年,惊觉到露宿者的问题日趋严重,于是参考了伦敦一间成功社企Big Issue的营运模式,创办了国际街头报纸网络(International Network of Street Papers),让露宿者于街头卖报纸,营运至今。
2001年,48岁的梅尔想到用足球这项获得全世界人民喜爱的运动来连结全球各地的露宿者。他的建议得到欧洲足协的青睐,成功获得3万英镑的赞助,让第一届“露宿者世界杯”顺利于2003年在奥地利诞生。
据联合国统计数据估计,现时城市地区有11亿人活在设备不足的居住环境,另外有1亿人为露宿者。梅尔认为露宿者不仅是无瓦遮头的人,他们被社区、家庭、朋友、主流经济隔离,是完全被孤立的边缘人群。露宿者世界杯为他们带来人生可能只有一次的机会,让他们代表国家参赛,并改变他们的一生。
第一届“露宿者世界杯”共有18个国家派队出赛,进行了109场比赛,并有2万观众观看赛事。
本来梅尔只打算举办一次性赛事,但比赛之后的6个月中,他做了一项调查,证实大部分的露宿者参加赛事之后都有正面的改变,7成露宿者因为赛事改变了自己的生活,例如戒毒戒酒、找到新工作、回到学校、回家与家人修复关系等,有些甚至成为职业足球队的教练。这些发现让他决心把“露宿者世界杯”发扬光大。
(露宿者世界杯的发起人梅尔。来源:仁人学社)
标准跟世界杯看齐
“露宿者世界杯”基金会总部设于爱丁堡,使命是通过跟不同国家合作发展草根项目,为露宿者开展国际认可的足球比赛。基金会也有全球性的品牌管理,积极跟媒体合作,改变大众对露宿者的认知。基金会的所有活动都是以改变社会为前提,总部负责通过投标来挑选赛事主办城市。跟其他大型国际赛事一样,主办城市必须设立地区的筹备委员会,负责财务、执行和主持赛事,让赛事的利益最大化。
梅尔认为,运动能让不同背景的人参与,产生正面的影响,因此他极力游说企业和非营利组织参与合作,不仅获得了耐克(Nike)和沃达丰(Vodafone)等大企业的赞助,并获得联合国、欧洲足协等国际组织,曼联、皇家马德里等足球豪门俱乐部和一众国际球星的支持。耐克非常认同基金会的理念,早在第一届“露宿者世界杯”赛事举办时,就提供了金钱、器材和品牌等赞助。曼联则为赛事提供了培训场地和教练。
梅尔要求“露宿者世界杯”跟世界杯看齐,从赞助商、教练、媒体报道,都是最高级、最专业的,不能因为球员是露宿者而降低赛事的标准。
这班被社会遗弃的人群,在足球场上成了光芒四射的球星,获得球迷的欢呼和喝采,甚至被要求签名和合照。这让他们得到前所未有的满足感,为自己的改变感到自豪。
世界各地对足球的狂热程度,为球会和球星带来庞大的利润,但这项被批评为有钱人才能参与的玩意。近年在欧洲许多社评认为,足球必须发挥更大的作用,促进社会草根阶层的团结性。梅尔认为不论是球会或球员,都应该运用他们的影响力,深思足球作为改变社会工具的意义。
(2016年的露宿者世界杯办于苏格兰的第一大城格拉斯哥。来源:仁人学社)
以足球改变生命
“露宿者世界杯”基金会跟73个国家或地区的非营利组织合作,以“足球改变世界”为共同愿景,除了招揽各地露宿者参赛之外,更会量度赛事的社会效益,为发展有效的公共政策共同努力。除了年度赛事,梅尔希望基金会更有策略地支持各地项目的可持续性,创造真正永久的工作机会。
在西方,部分中介组织能协助露宿者参赛后重返职场,但在失业率极高的非洲,基金会则需要主动创造就业机会。
透过强大的国际网络,梅尔希望能够更有效地共享资源,让地区组织专注地区足球发展,基金会则负责为各国的合作伙伴投资,协助他们建立度量效益的工具和设计收集数据的方法,也帮助他们筹款。梅尔积极联系各地大学,为“体育能改变生命”进行深入的独立研究。基金会下面有负责盈利的子公司,以足球项目赚取收入,达到自负盈亏的目标。
这些年来,基金会与各地组织共帮助了100万名露宿者,自第一届赛事至今,已经进行了14届。香港街头露宿者组成的曙光足球队曾连续多届代表香港出赛,最好成绩是获得第28名,他们的故事曾经被拍成电影《流浪汉世界杯》。
2016年“露宿者世界杯”在格拉斯哥举办,共有64只球队,代表52个国家或地区参赛。94%的参加者认为赛事对他们的人生带来了正面的影响,83%改善了他们跟家人的关系,71%继续留在体坛发展。(一和摘)